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41页

金牌卧底被迫成为大导演 铁马倦倦 3581 2024-05-22 00:00:00

摄影棚外面正好有一片大花坛,也算是剩下了一点浇花的水费。

重新置景结束后,时间也只耽误了一天。

而傩戏老师也已经重新设计好了水下傩舞的整个流程。

水下拍摄正式开始。

其实不管是对于有没有经验的导演来说,水下拍摄都是难中之难。

乔翼桥这次也是和摄像组磨合了很久,才决定实拍的。

不然就让演员在空中表演,然后后期用CG做出在水中的效果就好了。

对于这次水下拍摄的设备,他们选择了ARRIAlexa65Hydroflex防水壳和防水遥控头。

据说这是这套设备第一次在国产的电影制作中完成水下拍摄的任务。

这并不是一套很轻的设备。

但却是在所有能完成任务的摄像机中最轻的。

但即使已经是最轻的了,在水底拍摄的时候依旧要克服极大的体积和阻力。

另外一个困难就是,水中有一些细微的气泡

和杂质,影响了镜头质量。

这些水都是已经经过消毒的水了,但里面还是有细微的杂质。

在镜头里,这些杂质虽然没有直观的呈现,但会显得整个画面灰蒙蒙的。

乔翼桥他们实验了半天,才想到用明矾来做一次沉降。

用完了明矾之后又用了几种酸溶液去做中和,保证整个水池的水质对演员没有伤害。

多亏洗翠帮里有几位在化学方面比较有研究的人,这才把水池弄得明明白白。

水质弄好之后,重担就压在了摄影组身上。

水下拍摄的一大难点就是摄像机在水中的运动。

在陆地上,摄像机的移动是最简单的事。

但是到了水下,摄影师的呼吸幅度和节奏、以及摄影师本身和摄像机的浮力,都变成了困难。

如何抵消这种晃动感和漂浮感,如何顺畅的运动等等,摄像组都花了很大功夫解决。

甚至专门分出了一位主摄像和掌机在拍摄前就一直泡在水里,研究这些问题。

与此同时,安全也是个更大的问题。

水下不止有摄像机和轨道等等用电设备,还有大量的照明灯光,毕竟在水下的打光是件极为讲究的事。

还有无数的道具和电线,都会造成安全风险。

因此,每一条拍摄之前,都有专门的安全员进行水中电流、电压的测定,只有足够安全,才会让演员和摄像师下水。

为此,乔翼桥和小何还专门分出来了一些人,成立了专门的安全小组。

这个小组的全部任务就是保证片场的安全,每天开工收工的时候都要对全场进行安全排查,任务也很重。

除了这些部门之外,压力最大的就是两位演员了。

程甜甜和阿默在此之前也没有水下拍摄的经历,为了这一条的完美呈现已经排练了不知道多少次。

在正式拍摄的时候,他们既要控制肢体,也要控制表情,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安全。

经常就是拍摄大概二三十秒的镜头,他们就要在水下吸氧一次,调整一下。

就这样,一群人拍了四天,才终于完成了这场戏。

说是整个拍摄中最困难的一场

戏也不为过。

不过这场拍完了,之后的戏也并没有轻松到哪去。

从第二天开始,整个剧组分为了A、B两组,一组主要负责拍摄主演的戏份,另一组则要拍摄大量的空镜和群演的镜头。

而在每个组之中,导演组还要再拆分成三个小组。

一组是不来现场的,他们负责的就是要把所有的戏在案头上拆解好,精确到每一个镜头中的每一个演员要干什么,然后传递给现场拍摄组,现场拍摄一组负责进行所有演员的彩排和排练,二组则是负责现场拍摄。

这样分出三个组之后,虽然效率很高,但也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所有主创都特别累。

因为虽然分成了大大小小的组,但是每一个组的总负责人是不变的,比如负责造型部门的副导演、负责道具部门的副导演、负责跟特效对接的副导演,等等。

这就导致他们很可能要同时跟进多个组的多个事情。

尤其是紧跟乔翼桥的那些助理导演,已经累得四脚朝天了。

他们肩上的担子也是最重的,要把乔翼桥的指令和要求很好的传达下去,基本上可以说,整个剧组一千多人,全都在等待他们的调配和安排。

最难的一场戏就是,主演们在内景拍摄的同时,B组要在外面拍群演的镜头,甚至是一场雨戏,群演就有三四十人,还有无人机,洒水车等等。

执行导演是之前跟萨布里一直在学的一个洗翠帮的员工,到了现场看着这些事,整个人头都大了。

幸好整个剧组部门经过高强度的磨合,已经把工业化的要点记在了心里,他不需要亲自去吆喝群演或者那些洒水机、无人机之类的。

他只需要坐在监视器后面,盯好镜头就可以。

现场像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一样,会自己运转,每个人各司其职,竟然把这场戏按时按点的完成了。

现场有不少人都是别的公司的组员。

他们看到这一幕也不免有些震惊,这是他们最直观的感受到电影工业化流程的力量。

乔翼桥也觉得在这次拍摄中,他整个人也得到了一次升华。

每天现场有太多事要他处理了,大到有的镜头好不好看,小到某个演员的某个道

具可能出现了问题,林林总总不下几十条。

但他不能急,也不能慌。

因为整个剧组的所有目光全都在他身上。

在面对无数需要他给出意见的事的时候,他必须得在第一时间分清主次。

而这也没有想象中的难,毕竟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能在拍摄的时候呈现出最好的效果,因此,呈现最好的效果就是最重要的事。

然后,他还要安抚各组成员的情绪。

最终,乔翼桥的演技也已经很精湛了,不论遇到任何问题,他都是一副云淡风轻的样子,看着提出问题的人,静静说:“没关系,让我们一起来解决。”

而他发现,拍摄之中,唯一解决不了的问题就只有一个

——睡眠问题。

他通畅的睡眠时间只有4-5个小时,这已经是在非常乐观的情况之下了,有的时候A、B组同时开工,他需要两边跑,可能一天也就能睡三个小时。

乔翼桥真的恨不得每天有40个小时。

主要原因就是剧组是各个部门同时开工,向前推进的。

不止是A、B两组经常同时拍摄,有的时候沈肆觉得某场戏的台词不好,还要现场飞页,而剪辑、视效部门也在向前推进,音效和配音部门也每天都在产出,需要他去确认。

乔翼桥经常觉得自己是个四维世界的人。

他已经丧失了时间是线性的这一概念,经常就是同时在拍第三十场戏和第七十场戏的时候,第一场的剪辑、第八场的特效、第十七场的台词和第三十二场的音效需要他确认。

熬了几乎一个月,乔翼桥在有一天拍摄的时候忽然感觉到一阵眩晕。

他明白,这是他的身体已经几乎到了极限的信号。

他不能再这样下去了。

幸好,整个剧组的拍摄工作已经几乎进入尾声。

乔翼桥一边不断地在放权给那些已经磨合了很久的团队负责人,让他们大胆地去拿主意,一边寻思着,是不是要给自己放个假了。

可能很少有导演会在拍摄期间给自己放假,但乔翼桥给自己放假并不是偷懒,而是刚需。

他不能在这个节骨眼上英年早逝。

而正好,有一个绝佳的让乔翼桥可以偷一下懒的机会。

在影片的最结尾,六个面具的持有人分散在了全球各地,一道彗星划过,他们在同一片星空之下,一起完成了最后的傩舞。

在拍摄时,乔翼桥预想的情况是单独分出一个摄像C组,去全球各地找到合适的景实拍,而演员则在棚里拍摄,后期合成到一起就行了。

C组拍摄的任务相对比较简单,只要在自然光之下拍摄一个场景就可以了。

但乔翼桥还是光荣的加入了C组的拍摄任务,把现场留给了各位执行导演,毕竟他们已经拍的很熟练了,而演员们的傩舞也经过了多次排练,不需要他再盯着。

目前C组已经找到了各个地区的景,乔翼桥也已经确认过了,所以他的任务已经是最轻松得了。

第一站,他选择了A国。

C组在好莱坞附近找到了一个合适的景。

虽然乔翼桥的电影工业化模仿了这么久的好莱坞模式,但这还是他第一次去到好莱坞。

他带着激动的心情,在飞机上合上了双眼。!

第67章

一夜好眠。

十几个小时的航班对于普通的旅行人来说可能是煎熬,但是对于很久没有体验过高质量睡眠的乔翼桥来说则是不可多得的休息机会。

他特意和空乘服务人员讲了请不要叫醒自己,然后就一路沉沉睡去,直到机上提示已经开始降落过程后才渐渐苏醒。

乔翼桥甚至都记不清自己多久没这样好好睡一觉了。

总之醒来的时候他只感觉神清气爽,整个人都如同重启了一般。

在洛杉矶国际机场落地之后,他便踏上了FlyAway专线大巴。

这是专供旅客选择的好莱坞市内专线巴士,可以说是四通八达,十分方便。

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车程,他在藤街下了车。

这里距离好莱坞已经很近了,甚至可以说就在好莱坞地区里,距离好莱坞大道只有两个街区。

不过他没急着先去好莱坞。

他先去酒店办了入住,然后踏上了共享踏板车,直奔拍摄地。

C组选择的拍摄地就在好莱坞附近。

这是一处街边的长椅,虽然看着没什么特别的,但其实充满了设计。

首先这里的街景是非常标准的洛杉矶街景,四周都是各式各样的店铺,背面就是一家非常经典的汉堡店,在很多电影里都出现过。

其次就是,在这里拍摄时,有一个角度可以看到山上的好莱坞字样标识。

C组已经开始拍摄了,乔翼桥到来的时候并没有让他们停下来给自己讲戏,而只是观看罢了。

虽然整个C组分成了不同小组驻扎海外,但拍摄过程并不复杂,毕竟没有真正的演员在表演。

他们拍摄中与空镜头唯一不同的就是要留出演员的表演空间,并且按照预设的方式进行调度。

摄像师都是之前亦正娱乐的人,所以也很明白乔翼桥要什么,几乎很快就完成了,并且照例,又保了两条。

比较不同寻常的是,他们不光要完成拍摄,还要把整个拍摄中用到的相机运动数据、阳光数据(精确到入射角)、气温、湿度等等数据传回国内,这样才能保证在棚内拍摄时能和现在的拍摄是一个水平。

作者感言

铁马倦倦

铁马倦倦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