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46页

我不是天生冠军[竞技] 亡灵大菜菜 3753 2024-05-24 00:00:00

从起跑爆发开始, 他对于自己的速度就没有丝毫的保留!

他需要快一点, 再快一点!

苏屿的脑中在这一刻清晰地知道,对于他而言, 这一场比赛是否能够将自己的速度进一步推到更快的程度,于他而言的关键已经不是后半程,而是前半程——只有在前半程将自己的速度进一步抬升, 减少在弯道部分的速度损耗和控制, 才能让自己在进入后半程的直道部分之后保持更快的速度基础, 让自己后半程的爆发速度更有力!

所以现在, 在前程阶段——只有超出了自己极限的速度、只有超出了自己既往能力的速度,才有可能让他在这一场比赛之中再增加一分突破极限的可能!

第三道上, 克林特·哈德森在比赛之前并没有将那个中国队的选手太放在眼里,对于世界上真正顶尖的短跑大国美国出身的选手而言, 其他国家中或许偶尔会出现那么一两位短跑天才,但真正值得关注的始终只有来自他们本国的对手。

——这就是他们美国,一个仅仅2018赛季就有18位U20选手百米跑进10秒40, 26位U20选手200米跑进21秒以内的超级田径大国的选手所具备的自信。

世青赛的男子200米达标线21秒40对于中国队来说, 是截止达标窗口期才勉强凑够了苏屿与周宇昂这两个15岁选手的艰难, 但对于美国队来说,仅仅2018赛季,跑进21秒40以内的U20选手就多达118位。

克林特·哈德森与马库斯·斯图尔特就是在这118名选手之中最终成功斩获世青赛参赛资格的美国200米顶尖选手。

对于克林特·哈德森而言,能够成为他对手的,只有马库斯·斯图尔特以及英国的奥利弗·威尔斯。

……在这一场决赛真正开始之前,克林特哈德森是这么想的。

第四道上这个来自中国队的家伙,他或许可以在100米中碰巧胜过克里斯蒂安·米勒,但在200米的赛道上,他绝不可能胜过自己!

但是,当克林特·哈德森听到发令枪响然后爆发启动的那一刻,他却并没能像是自己所预想的那样评价自己的爆发力追平那个来自中国队的家伙……

不,或者应该说,他曾经短暂地逼近了那个来自中国队的家伙,可是很快的,在接下来的弯道中,他却再也无法逼近那个来自中国队的家伙,甚至渐渐被那个来自中国队的家伙拉开了两人之间的距离!

这怎么可能?!

有一瞬间,克里特哈德森完全无法理解这样的情况是怎样发生的,直到他终于发现那个来自中国队的疯子,他在弯道上的速度简直快得超乎了常人的想象!

为什么他会有这么快的弯道速度?!

这个中国队的家伙,他的前程速度难道不是一直是他的弱势阶段吗?!

这个来自中国队的疯子,他是怎样突然之间有了这样强大的前程爆发力的?他的前程加速怎么会突然变得这样的强劲?!在这样突如其来的速度爆发下,他真的还能够控制得住自己的弯道路线吗?!

这简直太疯狂了!

克林特·哈德森完全没有想到自己在决赛开始之后竟然会被那个第四道上来自中国队的家伙甩在身后……

当然,仅仅来自苏屿的这种前程阶段的打击或许会令克林特哈德森错愕,但是并不会让他放弃对于这一场比赛胜利的追逐。

克林特在赛场之上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他并不认为在起跑爆发阶段打乱了习惯性节奏的苏屿能够将这种速度保持到后半程,对于苏屿的后程加速,美国队的教练认为这是一种代偿性的错位错觉。

他们认为,之所以所有人会产生苏屿的后程速度非常强劲的感觉,这只是因为苏屿的前程速度并不算理想,在爆发力和力量的匮乏下,苏屿的前程速度难以提升,也因此体能在前程阶段也就不会大量的消耗,当200米出弯道之后,恰好来到苏屿最擅长的后程爆发阶段,前程未能消耗的体能在这一阶段集中爆发,也让人产生了苏屿的后程极其强劲的错位感觉。

这是他们对于苏屿200米后程情况的一个粗略分析——毕竟对于美国队而言,苏屿的存在并不影响他们200米夺金的目标,也就无所谓更详细的研究。在这一届的世青赛上,美国队在200米这个项目上真正的对手还是奥利弗·威尔斯以及南非的青年选手伊斯梅尔·谢弗斯。

此时此刻,正如所有人所预想的一样——在起跑爆发阶段,虽然苏屿的表现已经强过了他在200米半决赛上的表现,但真正在这个阶段状态最为强势的还是来自美国队的马库斯·斯图尔特以及英国队的奥利弗·威尔斯。

这个来自英国队的年轻选手在今晚的决赛之中同样延续了他在预赛和半决赛之中的强势状态,甚至于此刻他的状态比之他在200米半决赛时都还要来得更加完出色。

不仅是他,包括他的队友尼古拉斯·奥林德林也在起跑爆发阶段给出了非常强劲且主动、积极的表现。

马库斯·斯图尔特虽然在起跑爆阶段的表现非常强势,但是奥利弗·威尔斯却并没有在起跑前三步的爆发衔接加速阶段被马库斯迅速逼平!

“这是一场顶尖青年选手之间的强势对决!”

叽咕视频的直播间里,哪怕田汝辉和周继明两人心系苏屿,可在看到前程爆发阶段马库斯·斯图尔特和奥利弗·威尔斯两人之间的强势拉扯和对抗时,仍旧忍不住为他们的表现心旌动摇。

太漂亮了,这两个选手他们的反应速度或许不如苏屿,但是他们的爆发力与力量以及在弯道上的控制力都非常的强劲,即便是在弯道阶段,他们的跑姿看起来也仍旧非常完完美且游刃有余。

在这种游刃有余的状态下,他们的步伐兼具强劲的力量与弹性,哪怕他们的步频看起来似乎并不如一些步频型选手快速,但是他们的步幅与每一步的力量都完全足够支撑他们快速而有力地向前。

他们的身姿在这一刻的赛场上就像是两头优雅有力的黑豹,在赛道上迈动他们强劲而从容的步伐,让他们身后的对手难以追赶。

这种强大的爆发力与对于自身的出色控制能力都让马库斯和奥利弗足以傲视于全场。

对于他们来说,此刻他们两人之间最大的对手就是彼此!

即便苏屿在前程阶段已经拼尽全力地爆发提速,但是局限于他当前的年龄,他的肌肉力量与马库斯、奥利弗乃至场上的每一位接近成年的对手相比,都还远远不足。

在这一刻,苏屿所能够做的就是尽自己所能地在前程更进一步抬升自己的速度,在弯道阶段全力地加速、再加速!

只有比以往的每一次弯道速度更快,他才能在弯道结束并入直道之后,凭借更强劲的速度支撑让自己的后程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发挥!

“加油!加油!!!”

“奥利弗——”

“马库斯!!!”

在喧嚣嘈杂的现场的观众席上,在所有人狂乱的尖叫呐喊声中,郑胜带着噗通噗通的剧烈心跳正看着赛道上的苏屿——虽然对于普通观众来说,很难从选手在弯道阶段的位置判断出选手当前真正的位次,但对于郑胜他们这些200米的专业教练而言,对于这种位次的判断已经是他们的基础能力之一了。

他可以看得出来,苏屿当前的位置正处于第四第五之间——在他的右前方,第五道与第六道上的马库斯·斯图尔特与奥利弗·威尔斯正在互相紧紧地撕咬着,如果没有意外,这一场的冠亚军必然会在这个美国队的天才选手与英国队异军突起的天才奥利弗之间诞生。

而在第七道上,同样属于英国队的尼古拉斯·奥林德林与第八道上的伊斯梅尔·谢弗斯两者之间的拉扯也同样显得难舍难分。

伊斯梅尔谢弗斯的起跑爆发力量虽然比马库斯稍逊色几分,但是这位来自南非的选手有着比马库斯·斯图尔特更加出色的速度耐力,所以即便当前伊斯梅尔似乎暂时落在第四位上,但是后半程他是否能够超越对手还未可知!

来自英国队的尼古拉斯·奥林德林实际上也有着与他的队友不相上下的实力,但是他的弯道控制能力不算出色,特别是在今晚这一场高手云集的赛场上,尼古拉斯·奥林德林想要更进一步提升自己在弯道上的爆发力与速度,这必然会使得他对自己弯道路线的控制进一步的被削弱。

但对于尼古拉斯而言,想要在这一场比赛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他也只能放开自己的速度,为自己争取更进一步的可能性!

在面对这些强有力的对手的情况下,苏屿此时的位次仍旧能维持在第四和第五之间,这实际上已经超出了郑胜的预想。

毕竟在这个赛场上,除开马库斯和奥利弗之外,还有尼古拉斯、伊斯梅尔与克林特这些比苏屿实力更强的对手在,即便是德国队的选手朱利安·特纳特,在前程阶段的能力和苏屿也应该是在伯仲之间的。

郑胜曾经以为,在起跑爆发阶段和弯道部分,苏屿的位次有可能会落到第六甚至第七的位置上,但从现在的情况上看来,苏屿的表现比他预想中还要好得太多!

加油!

加油啊!!

郑胜的双手激动得紧握成拳,双眼死死地盯着赛场上的每一丝变化,胸腔中的心跳声重如擂鼓,那噗通噗通的心跳声与周围现场观众以及中国队工作人员们的加油声交织在一起,震得郑胜的脑袋之中轰隆隆直响,但他却没有多余的精神去思考这一切了,他所有的心神早已经被赛场上此刻拼尽全力在奔跑的苏屿所俘获。

他的脑海之中此时也只剩下最纯粹的那两个字——加油!!!苏屿,加油啊!!

***

此刻的赛场之上,克林特·哈德森原以为只要自己保持住节奏就能在弯道末端顺利地超越苏屿——他可不认为那个体能一般的中国队小将真的能够在前程做出超出他以往速度的爆发之后,仍旧在后程保持住这种速度节奏。

可随着弯道逐渐接近末端,克林特·哈德森却始终没能够拉近与苏屿之间的距离——见鬼的!要知道他可是在内道!到了这个阶段还无法拉近和苏屿之间的距离,唯一的解释就是他已经远远地落后于苏屿了!

但这不可能?!

克林特·哈德森可不认为自己在这一场比赛之中的表现有多差,在起跑爆发之后,克林特始终觉得自己的状态不错,虽然没能赶上那个来自中国队的家伙,但是克林特始终觉得在进入后程之后自己绝对可以赶超苏屿。

他始终没有察觉,赛场上早已经划分为三个不同的集团,第一集 团中是在今晚的决赛之中状态极为出色的马库斯·斯图尔特与奥利弗·威尔斯,第二集团中是位于第六道、第七道上的尼古拉斯·奥林德林、伊斯梅尔·谢弗斯以及第四道上的苏屿。

至于最后的第三集 团……

作者感言

亡灵大菜菜

亡灵大菜菜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