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48页

大傻子成亲以后 七品棠 3575 2024-05-14 00:00:00

的破旧衣衫,嘲讽道:“不是勾搭上了姜秋实吗?怎么穿这么破旧,莫非——”

他凑近柳思源,贱兮兮道:“被抛弃了?”

柳思源挥开他拦路的手臂,直接往门里走。

翟乐不依不饶,“大家都是同窗,有什么不能说的。”

吴文韬上前打圆场道:“翟兄,咱们先进去吧,堵在门口不好看。”

翟乐拽住柳思源的胳膊,道:“走,进去,咱们坐一桌,好好叙个旧。”

柳思源甩了半天没甩开,气的脸都红了。

几人围了一张大桌子坐下,翟乐继续嘲讽:“活该你被骗!早就跟你说过了青楼妓子不可信,还非要和她走得那么近!一个不知道勾引过多少男人的青楼妓子——”

“翟乐,闭嘴!”柳思源怒道,猛地甩开胳膊,自己连带着翟乐都撞到了桌子上。

“嘶——”翟乐疼得倒吸一口冷气,面色扭曲话都说不出来了。

吴轩刚好在柳思源旁边,托了他一把,免得他被撞后还要跌倒在地。

柳思源低声道了一句,“多谢。”

吴文韬安抚住两边的人,劝道:“大家都是同窗,理应和睦相处。而且下午还有戴大人的讲学,咱们要再耽搁下去,恐怕会误了时辰。”

翟乐扶着腰坐在椅子上,疼得没有力气骂人了。

吴文韬简单点了一些饭菜,然后找了一个新话题,“听说戴大人从真兴府出来,第一个巡游的就是咱们定山县。”

和翟乐一起来的一名学子,为了缓和气氛也接了一句,“这说明学政大人最看重咱们定山县学。”

“看重个屁!”翟乐言语粗俗地反驳道,“学政大人最看重的肯定是真兴府的府学,要不然邵兄为什么费尽心思把户籍迁去了府城,不就是因为府学的夫子比县学好吗?”

“县学肯定和府学不能比。”那学子道,“但和其他县学比起来,咱们定山县学是最得戴大人看重的。”

翟乐嗤笑一声,“定山县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县,在府城根本排不上号。以前历任学政也都没有巡游首站来定山县的先例。这次戴大人过来,肯定是冲着文轩兄!”

其实翟乐想知道戴大人冲着吴轩和柳思源两个人来的,但他不想抬举柳思源,所以只说了吴轩的名字。

吴文韬点点头,道:“顾瑾院试后回了京城,剩下两个才学最优秀的就是大堂哥和柳兄了。戴大人爱才心切,所以先来了咱们定山县学。”

翟乐冷哼一声,到底没有反驳。

——

学政大人的讲学,安排在了县学前院的露天讲坛。

学子们端坐下方,听戴大人将盐政之法。

“历朝历代,盐价俱为官制。本朝开国,真武帝行新政,除官营盐场外,不禁私人盐场,盐价随市场而定。此政本意在降低盐价,让利于民。奈何——”戴大人叹了一口气。

众人都理解他的未尽之语。奈何冯阁老上位后,利用职位之便把官营盐场,通过私人赎买的方式变成了他自家的产业,然后连年抬高盐价。

百姓纵然不满,面对位高权重的内阁首辅,也毫无反抗之法。

“昱沽盐场是大阑国北部最大的盐场,自从景元二年以后,产量连年降低,盐价逐年升高。而南部的其他盐场,也或多或少被某种势力渗透。”

戴大人虽然没有明确说出冯阁老的名字,但景元二年,正是冯阁老当上首辅的年份。

一场讲学,众位学子听得义愤填膺。

就连好脾气的吴文韬,都捏紧了拳头,恨不得冲进京城,和冯阁老当面辩论一番。

吴轩拍了拍他的肩膀帮他顺气,“好好读书,等考中了进士,就能见到冯阁老了。”

“嗯!”吴文韬用力点头。

吴轩抬起头看向上方的戴大人。作为一府学政,戴大人敢如此明目张胆地在县学揭露冯阁老的恶行,是不是说明,改革派要反击守旧派了?

联络到前两个月刚刚卸任的守旧派知府,这说明最起码他们真兴府,现在已经是改革派的势力范围了。

吴轩本人也是倾向于改革派的。新政纵然有很多不完善之处,纵然施行过程中会遇到重重困难。但本意是好的,是对百姓和国家都有利的。

讲学完毕,戴大人果然又单独见了吴轩和柳思源。

听完两人对盐政的见解,戴大人哈哈大笑着夸赞了他们,并勉励两人刻苦读书,争取来年高中。

——

这天晚上吴轩回家以后,钻进书房忙活了一个时辰。

以前各朝各代,盐价都是由朝廷定的。

但各个盐场每年的产量不固定。偶尔会遇到天灾人祸,导致产盐运盐的成本急剧提高。这时国库需要补贴大量的资金维持盐价,还会有商人趁机倒卖盐引获取暴利。

而在盐产量稳定的年份,又会有很多渔民在海边偷偷制私盐,低价贩卖。

真武帝制定的关于盐价的新政,就是为了避免上述两种情况,使盐价根据实际情况合理波动。

但这项政策的实施,需要掌权者一心为民不贪图私利,一旦掌握盐场的人有了私心,这项新政就成为了他敛财的工具。

所以,盐价不能完全放开,朝廷必须加以限制。

最好制定一个上限,一个下限,允许盐价在这个范围内波动。

当然,最根本的解决办法。还是要提高盐产量,降低制盐成本。

如果官营盐场能以最低的成本,稳定产出大批量品质最高的细盐,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咚咚咚——”豆豆敲响了书房的门,“轩哥,我进来啦!”

“嗯。”吴轩朝窗外看了一眼,这才发现天已经完全黑了。关于盐政的构思写了满满三大张纸,吴轩把这三张纸随意卷了一卷,扔到一旁。

“轩哥,我给新玉佩打好了络子,你看看哪个适合明天用?”豆豆手里拎着一排颜色不一的绳子,绳子下方都编了复杂的花样。

吴轩接过一个拿在手里把玩,道:“怎么又打了新的?你不是最喜欢鸳鸯玉佩了吗?今天早上还非要我戴上。”

豆豆道:“明天要回村里,鸳鸯玉佩不庄重,不适合见长辈。”

吴轩笑他,“也就你在乎这么多。大伯那大大咧咧的性子,哪会管咱们戴什么玉佩。”

豆豆小声道:“还有别人呢!”

大伯注意不到,还有村里其他人呢,一定会在背后议论纷纷。还有三爷爷,本来就不喜欢他,要是看到他和轩哥戴鸳鸯玉佩,一定又会斥责他太过招摇。

吴轩道:“好,都听豆豆的,明天换一个。”

豆豆这才笑了,摊开手掌让他挑选。

吴轩看着面前的玉佩和络子都长得差不多,他道:“随便拿一个吧,反正回村里,都是自家人,用不着刻意打扮。”

第58章

“才不要随便, 我给你挑一个。”

豆豆给吴轩挑了一个和明□□服同色的络子,又拉着吴轩去试过整套衣服, 才放过他。

第二天, 吴轩豆豆还有吴文韬三个人一起回了吴家村。

大伯母头上戴着豆豆做的褚色绢花, 热情地邀请吴轩和豆豆进门吃饭。

吴轩道:“不用了,我们自己回家做。”

大伯母满脸嫌弃, “你们俩做的那饭,哎呦呦, 算了,你们自己愿意吃, 别人也没办法。”

豆豆轻声笑了笑, 没有说话。

回到家里,照例简单收拾一下屋子,豆豆去了厨房和面。

明天是十月初一, 轩哥的生辰, 轩哥说过了子时正就是新的一天了, 所以他要陪着轩哥过子时,送上他亲手做的长寿面。

大骨汤已经熬了起来, 晚上的时候熬到浓白,做面汤正好。面团也提前揉好了,抹上一层素油, 放置到晚上做面条才劲道。

这些都是豆豆跟田婶子学的,他提前练习过两次,已经很有把握了。

吴轩在厨房外瞅了瞅, 见豆豆做饭做的认真,没有打扰。一个人去了书房,继续研究盐政之法。

子时正。

书房的桌子上摆了两个夜光灯。

豆豆单手支颐,歪着头看吴轩吃面。*思*兔*网*文*档*共*享*与*在*线*阅*读*

“轩哥,好吃吗?”

吴轩点头。

“祝轩哥长寿安康,一生平安。”

吴轩咽下一口汤,“豆豆也是,而且要天天开心。”

豆豆笑得甜蜜,“轩哥,明年生辰,我还给你做长寿面。”

吴轩点头。

豆豆满意了。他自己的生辰是不能过的,但以后能每年给轩哥过生辰,已经足够了。

吴轩道:“以后我们可以再过一个节日。”

豆豆疑惑,“什么节日?”

吴轩道:“九月初九,我们成亲的日子。”

豆豆从没听过这种说法,“成亲的日子也可以当成节日吗?”

吴轩笃定道:“当然可以。”结婚纪念日是婚后最重要的节日。

豆豆应道:“好。”既然轩哥说可以当成节日,那就一定可以当成节日。

——

第二天,吴轩和豆豆去了大伯家,找大伯要了祠堂的钥匙,给吴轩的父母上了一炷香。

吴大成拍了拍他的肩膀:“轩小子,等你再大一些,大伯给你办生辰宴。”

吴轩还不满二十,按当地风俗,过生辰是不能大摆宴席的。

“好。”吴轩点头。其实他并不在意办不办宴会,和豆豆一起吃一碗面也挺好的。不过要是大伯开心,待他及冠之后,可以办一场。

在家待了两天,该回县城进学了。

吴轩抱着一个精致的木盒子,去了大伯家。

孙桂花正在给吴文韬收拾行李。担心吴文韬在县学吃的不好,她恨不得把家里的东西都给孩子带上。

吴文韬道:“娘,不用装这么多。县学食堂做的饭很好吃的,而且我们也可以去外面吃。”

孙桂花又给他塞了一罐肉酱,道:“外面的饭哪里有家里的好!”

吴轩和豆豆:外面的饭明明比家里的好吃多了。

等孙桂花终于把吴文韬的行李塞满了,吴轩才把手里的盒子递过去,“大伯母,这是一套茶具。”

孙桂花开启盒子,惊道:“嚯,这么精美!这得多少银子!”

吴大成也看到了盒子里的茶具,莹白的细瓷,三色层叠的团花。除了贡品,这种品质已经定山白瓷里最好的了。当然,也是最贵的。

吴大成道:“太贵重了,我们不能收。”

“自家铺子里的,没花多少钱。”吴轩转头,拽上吴文韬和豆豆往外走,“我们要赶紧去城里了,万一迟到了会被夫子责罚的。”

吴轩知道大伯不会收,所以选在临走之前才给。只要走得快,大伯就不能退回来了。

吴大成追了两步,“我们用不着这么好的茶具。”

孙桂花也三两步追了上来,道:“怎么用不到了?家

作者感言

七品棠

七品棠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