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57页

细胞渗透 臭球哥哥 3871 2024-05-23 00:00:00

离开生命星球之后,生命无法繁殖这事,怎么都是用现有科学理论无法解释的。科学院就此问题进行反反复复的研究,一直无法给出说得过去的解释。 人类对此事的研究,很有点夏虫语冰的感觉。人类自认为基因是生命表达的一切,所有生命特征追根溯源,应该都能在基因上找到原因。但是生命星球事件给科学院划下一道跨不过去的鸿沟,最关键的是,这个鸿沟还是隐形的。 就好像四面体周围那种无形护罩一样,你看不到摸不着,但是就是无法前进分毫。 就此事科学院经过无数论的讨论一直没有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也不能说完全没有方向。目前看来,对于这个问题最合适的切入点是人类植物人事件。 科学院猜测,生命星球以及植物人事件,它们应该存在某种共同的理论基础,它们的成因很可能都是基于共同的原因。 在对植物人事件进行认真解析后,科学院认为,也许人类真的存在灵魂一说。虽然至今位置科学院没有找到任何灵魂存在的证据,但是有几个事情从侧面证明了灵魂存在的可能。 首先是岩崎琢智脑的心灵波,岩崎琢智脑的心灵波存在一个非常诡异的特性,它只会对生命产生作用。这个生命是真正意义上的生命,比如智能电脑,生物智脑都会在心灵波内产生任何变化。 但是无论昆虫还是小动物,都会被心灵波杀死。根据心灵波强度的不同,生命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结果。如果强度不大,刚刚可以抹去生命活性,那么这些生命的表现非常类似于植物人。如果强度比较大,那么就会引起这些生命的爆炸。 进行对比实验就能够发现,完全相同的克隆兔子,活着的就会对心灵波起反应,而死亡的则在心灵波内毫无反应。 人类当初的植物人事件中,人类身体处在休眠状态,按理说物理性质不会产生任何变化,但是偏偏发生了植物人事件。那么只能说明,除人体之外,另外有什么东西被损耗了。 在植物人事件中,气功、瑜珈、冥想的特殊作用,同样引起高度重视。在科学院先进仪器的检测下,联系这些东西的人群,在物理性上并没有任何区别于其他人群的显著特种,但是他们偏偏就可以降低植物人发病率。 这只能说明一件事情,就是在人类认知之外,人的生命应该还存在另外一个生存要素。

几个事情集中在一起,科学院经过无数论的验证,只能非常不情愿的承认一件事情,那就是也许他们一直以来认为的伪科学,很可能是真实存在的。那也许不是伪科学,只是人类的科技水平还没达到能够认识它的层次。 这个伪科学就是——灵魂! 02-04 20:31:20348.第348章 灵魂体操 虽然灵魂一直处在人类的实际观测能力之外,但是通过各种周边各种侧面证据链条分析,即使没有灵魂存在,生命体内应该也具备类似性质的东西。 从人类目前接触到的这些外星文明中,基本以碳基文明为主,这说明宇宙中碳基还是主要生命形式。但除了碳基文明,最独特的生命该属蓝晶文明和那只宇宙怪兽。宇宙怪兽已经在很大程度上脱离了碳基文明的范畴,它的身体构成趋于复杂化和多元素化。 而蓝晶文明则是完全意义上非碳基文明,它甚至是非元素基文明,它的生命形式更接近能量生命的范畴,已经完全脱离了化学生命的概念。 通过这些外星文明,科学院发现一个明显的特征。或许人类对生命的定义本身就是偏颇和片面的,因为人类的坐井观天,将生命理解得过于狭隘,也许人类在生命本质的理解上就是错误的。 生命不应该是一个能够因应外界刺激的自繁殖物质系统,生命的共性或许应该更深刻。 这个更深刻的东西是什么? 人类现在也不知道,但是无论这个更深刻的东西是什么,它应该与灵魂或者别的什么类似的东西具有一定共性。 就是说无论灵魂还是别的什么东西,它才应该是生命的第一性。而因应外界刺激以及自我繁殖,这不过是生命的现象学特征。 这个理论的得出给科学院出了一个难题,因为这种生命解释,全部建立于各种假设和推论上,没有任何证据基础。所有事情,采取这种假设解释起来最完美,仅此而已。 这让科学院非常难以接受,但是目前关于灵魂的研究已经提到议事日程中,这是人类目前面临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是无法绕过去的。科学院即使再难以接受,也只能接受,否则他们也找不到其他研究方法。 再说科学不就是大胆假设小心论证吗? 在现实需求的逼迫下,科学院不得不建立一个专门的灵魂研究所,并且给它以极大的资源倾斜。因为从目前看来,灵魂研究必将会上升到与科技研究同等重要的程度上。 这个新成立的灵魂研究所第一人所长就是黎大隐。 黎大隐现在几乎算得上功成名就,他的黎家班再次被拉起来。因为灵魂研究的自验性,以及不可测性,所以这个研究所充斥着各种似是而非的理论。这让黎大隐在研究方向和侧重点上存在巨大的操作空间,他非常卖力的将整个灵魂研究所变成了他的黎家班。 为了尽快出成果,证明自己的价值,黎大隐决定先选择一个合适的方向,做点成绩出来给科学院,给吴辉看看。这个方向黎大隐选择了灵魂寿命延长。 从目前人类总结出来的统计现象来看,在一定科技条件下,人类的生理寿命存在某个极限。比如现在人类科技条件下,人类的寿命极限应该是1200岁左右,超过这个极限,人类的科技应该就无能为力了,无论采取任何方法,人体都会不可避免的走向衰亡和崩溃。 同样的,从统计学的角度来看,似乎人类同样存在一个灵魂寿命。这个灵魂寿命通常是指人类意识体活跃的总时长,人类无论是在休眠状态,还是非休眠状态,只要他的意识处在清醒活跃状态,他就应该会消耗灵魂寿命。 人类的灵魂寿命的消耗很有意思,他不是按照时间尺度的,而是按照活跃度尺度的。得出这个理论是因为虚拟世界的时间加速功能下,人类同样会大量消耗灵魂寿命,这个消耗速度不是依据现实时间消耗,而是依据虚拟世界时间消耗。 这个灵魂寿命本来只是人类的猜测,但是自从捕获了三只蓝晶能量体之后,人类开始找到其他旁证。 这三只蓝鲸能量体被幻觉长期控制,已经慢慢被驯化,或者说被幻觉世界引导到能够与人类沟通的层次闪。 因为对于蓝晶文明来说,它们的那种独特的能量波动,只有它们自己能够接收和解读。晶核是硬件,那么蓝晶生命体就是软件。现在人类具备晶核这个硬件,但是完全无法制造软件,所以对于蓝晶文明的解读一直存在一个瓶颈。 后来经过岩崎琢智脑的各种幻觉调教,三只能量体终于被调教好,它们开始能够将自身所要表达的意思通过无线电波反馈出来。 能量体并不只有能量震荡这一种通讯手段,它们同样可以接受无线电波,同样也能够发送无线电波,只不过能量震荡对于他们内部沟通来说具备无比的快捷和便利性。 当能量体可以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交流之后,很多事情都简单起来。通过与这些能量体的交流,人类才真正解开蓝晶文明的面纱。 在这个过程中,黎大隐积极参与进去,他在蓝晶文明研究小组里为灵魂研究所争取了一个研究员的名额,在关于蓝晶文明的研究中,申请给灵魂相关领域立了几个项目。 黎大隐运气很好,他一个搞风水玄学的人,居然开始出成果了。 通过对蓝晶能量体的研究发现,蓝晶生命也是存在寿命极限的。从人类的视角来看,蓝晶文明应该不存在所谓寿命限制才对,因为蓝晶生命的依托是晶核,而晶核的物理性相当的文明,它们完全可以文明存在无数万年。 而他们的生命核心,无非是那种能量体,那个东西更应该不存在寿命的概念才对。 但恰恰不是,蓝晶能量体仍然存在寿命限制,只不过相对于人类来说,他们的寿命显得相对比较漫长而已。蓝晶能量体,如果一直无法产生智慧,它们的寿命极限应该在十万年左右。如果他们产生了智慧,寿命极限可以提高的将近二十万年。 蓝晶文明的这个寿命极限问题,它们自己也进行过大量的研究,在它们看来,或者从它们的角度看来。蓝晶能量体的寿命长短,主要和能量放射频度、能量干扰有关。如果生命体频繁的参与作战,频繁的吸附外界物质构成自己的身体,频繁的发射能量,它们的寿命往往会直线下降。如果能量体收到过多的能量干扰,同样会极大降低能量体寿命。 所以蓝晶生命在大多数时间都聚集在它们的核心晶核内,通过融入集体意志来延长个体的寿命。 蓝晶生命的寿命极限问题,成为灵魂研究一个关键性旁证,给灵魂存在与否这个问题提供了有利的支持。 随着人类科技的快速提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人类的生理寿命将会超过灵魂寿命,届时灵魂寿命问题将会成为制约人类寿命的瓶颈。 吴辉基于预研的考虑,给了灵魂研究所很大的支持,实际上吴辉自己也对他和阿米巴的联结方式很奇怪,他希望灵魂研究所能够出点成果,给他一些理论上的指导和借鉴。 因为人类寿命的远期需求,所以黎大隐把他的研究重心集中到寿命延长上。黎大隐开始申请在广泛范围内,进行灵魂延寿的实验研究。 因为没有现成的理论可以作为依据,所以黎大隐的灵魂实验必须要建立在统计学基础上。经过科学院的研究,决定支持黎大隐的这种研究。 黎大隐获准在虚拟世界推广瑜珈、冥想、气功等技能,以便获得延寿的统计学实验数据。 人类离开U692之后,除婴幼儿将会在父母傀儡的抚育下正常成长之外,其他人将会全员进入休眠系统,用以节省生理寿命。即使婴幼儿在长大之后,也将进入休眠系统。毕竟航行中实际上能做的事情并不多,完全没必要把生命寿命虚耗在无聊的旅途中。因为这些办法,人类的年龄层次被人为调整,始终处在青壮年为主的阶段。 至于灵魂寿命,从目前统计出来的数据看,大概在3000年左右。这个时间暂时是远大于生理寿命的,所以虚拟世界还是开放的,允许人类在其中继续正常的生活娱乐,只不过虚拟世界的时间加速功能再也不敢轻易使用了。 黎大隐获得批准之后开始在虚拟世界里大力推广灵魂体操,所谓的灵魂体操,不过是他吧瑜珈、冥想、气功杂糅之后的产物。 因为人类在虚拟世界中处在完全的意识活动状态,所以他将瑜珈、冥想、气功中身体训练部分去掉,只保留了思维训练部分。然后把思维训练部分进行各种提炼和综合,最终总结出一套比较标准化,易用好学的训练方法。这套训练方法被黎大隐命名为灵魂体操。

作者感言

臭球哥哥

臭球哥哥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