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02页

细胞渗透 臭球哥哥 3897 2024-05-23 00:00:00

而灵魂粒子会携带某种强烈的兴趣,这种携带也许具备某种排他性,如果某颗灵魂粒子携带了恐惧的情绪,那么它就很难再携带任何其他情绪。但相应的,只要某个灵魂,它的某种情绪足够强烈,那么任何情绪都有可能被灵魂粒子带走。 这些灵魂粒子能够被某些足够敏感的人或者动物感知到,但是通常来说绝大多数人是很难感觉到灵魂粒子的,更别说它上面所携带的强烈情绪了。 并且科研组还发现另外一点,智慧生命不仅在灵魂离体状态下会扩散出大量灵魂粒子,就是在平时他们也会散发出各种灵魂粒子,只不过灵魂状态下灵魂粒子的散发浓度要远高于正常状态。 因此科研组怀疑,灵魂之所以一旦脱离肉体就开始不断的消散,也许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灵魂一旦离体,会大量的将灵魂粒子散发出去,而灵魂粒子就是灵魂的主要组成方式,这肯定会导致灵魂的快速衰弱。 科研组发现,灵魂粒子的沾染只有两种方式能够清除,一种是另外一种完全相反的强烈情绪中和它。比如实验室里沾染了大量携带有恐惧和痛苦的灵魂粒子,那么想要清除它,就用大量的携带有快乐和兴奋的灵魂粒子去冲刷实验室。 这种方式最终被证明是有效的,比如把实验室的椅子置于游乐场,置于马戏团,经过几年的快乐冲刷,这把椅子慢慢就回复了正常,宠物在面对这把椅子的时候,就不会再表现出不安了。 还有一种方式比较气短,就是用强大的高能量直接清洗,比如实验室的一张桌子携带有大量的恐惧灵魂粒子,这时将它封闭于某个密闭空间内,然后用高能激光直接摧毁它。这事将宠物带进这个密闭空间,宠物也不再有特殊反应,这说明相应的灵魂粒子被彻底清除了。 这个实验实际上从侧面证明,灵魂粒子明显具备某种能量特性,它应该是某种能量粒子,一种奇怪的,可以承载智慧生命意识,并且能够承载情绪的能量粒子。 既然灵魂粒子是某种能量粒子,那么就能够以某种能量的方式来看待灵魂。基于这个观点,大黄蜂通过大量实验,找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影响灵魂的方式。比如某种强电场可以囚禁灵魂;各种高能反应都会伤害到能量。 而灵魂因为其能量特性,同样可以被压缩,这种压缩是高度压缩。比如大黄蜂可以将一百个智慧生命的灵魂全部压缩进一颗小孩玩的玻璃球里,当玻璃球外部被覆上一层带电薄膜之后,这些灵魂就被囚禁在那弹丸之地了。 当找到正确的囚禁方式之后,大黄蜂开始逐渐开发出各种‘灵魂保鲜技术’,实际上这就是帮助离体灵魂尽可能延长在现实世界存在时间的技术。 围绕灵魂展开的,各式各样的技术相继被研发出来,他们大多数都是应用技术,不太涉及到灵魂本质的问题。 而灵魂粒子到底是什么能量的粒子?它从何而来?这个问题一直没能找到答案。 大黄蜂想起了多维战舰,因为多维战舰内部的能量明显能够加强能量强度,那么是否可以说,那里面的能量实际上就是灵魂粒子呢? 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大黄蜂,同样也困惑着科学院,通过大黄蜂在灵魂方面的研究,科学院感觉自己似乎已经可以触摸到多维战舰内部世界的边缘了,正是因为如此,科学院对于获取多维战舰的决心相当坚决。 因为有大黄蜂的研究打底,人类一旦重新掌握多维战舰,很有可能会在灵魂研究上获得某种突破。而灵魂方面的研究,现在一直没能嵌入人类现有的科技体系,按照科学院的推测,灵魂方面的研究至少应该是七级以上的科技。 现在人类已经是六级文明,那么手头突然有了一个七级以上科技的突破契机,科学院绝对是要不惜代价也要拿到手的。哪怕为此同时与巴昆和丽萨交战,科学院也会在所不惜。 第506章 宇宙快递 巴昆与人类谈谈停停,与丽萨谈谈打打,不过事情只要还在向前走,就总会走出个结局来。反复搜集丽萨被人类痛殴时期的各种战争细节,巴昆大帝又权衡良久,最终还是决定犯不着得罪人类。 虽然人类手中的遗迹星球确实比较诱人,那个遗迹让人类快速的实现了五级到六级的跨越,而这个门槛巴昆已经迈了十几万年了,还没能迈过去,要说没有羡慕嫉妒恨是不可能的。但是丽萨已经大概试出来人类的深浅,这次巴昆确实没必要再同一个地方跌倒。 巴昆跟人类打架很有点得不偿失的感觉,就好像被关在玻璃瓶子里的苍蝇,前进很光明,毫无出路。不过大帝还想借人类的手再削弱一下丽萨,便尝试通过诱导丽萨再次攻击人类,并且保证可是为此停战,甚至为丽萨提供支援。不过丽萨估计是被伤到了,死活不同意,一定要拉着巴昆一起上,否则坚决不单独出兵。 丽萨的这种态度让巴昆大帝觉着有点不对味,该不是丽萨打着和他一样的注意,准备借人类之手削弱巴昆吧?要不然它们为什么一直撺掇巴昆一起来,而它们自己坚决不单独行动? 有了这个怀疑之后,巴昆在谈判政策上就越来越倾向于人类,双方经过多轮的试探和妥协,最后谈出一个双方都还能接受的方案。 巴昆可以将多维战舰交还给人类,但是巴昆同样有研究权,实际上双方是在分时段共享这一个多维战舰。这个结果显然不能让科学院满意,因为科学院对多维战舰多少有那么一点把握,当然不希望旁边别人掺和。再说万一研究来研究去,机缘巧合之下,最后的研究成果被巴昆分享过去,那岂不是要亏死? 不过巴昆在这一点上坚持不肯让步,一个遗迹星球已经放弃了,这个多维战舰肯定不能放弃,再说人类如此着紧这个多维战舰,那肯定是好东西,这无论如何也要浑水摸鱼一下,没准就有意外收获也说不定。 在这种情况下,双方武力解决问题的意愿都不强,虽然双方要价分歧不小,但是一百多年谈下来,双方条件在慢慢靠拢,最终还是达成了一致。 每个十年里,巴昆出让多维战舰六年时间,供人类进行研究,剩余四年时间巴昆继续它们的研究。双方的研究资料不共享,各干各的,最终谁能够把多维战舰研究明白,甚至把多维战舰修复好开走,那么这个多维战舰的最终所有权就归谁。 这个条件实际上巴昆非常吃亏,因为从人类的表现上来看,人类似乎已经对破解多维战舰有一定心得。而巴昆现在对多维战舰的研究还一直没摸着头脑,找不到突破口。这种情况下,这个条件恐怕和巴昆放弃多维战舰所有权差不多了。 为了达成这个条件,人类也不出不小代价,至少明面上是如此。人类对于超远程殖民的解释是,人类拥有某个次数受限的高级文明宝物,这个宝物能够进行超远程殖民。而人类为了换取巴昆的妥协,决定将这个宝物仅剩的四次使用机会中的三次提供给巴昆,就是说人类将要无偿帮助巴昆进行三次超远程殖民。 大的条件基本达成之后,双方就这三次殖民的各种细节条件再次开始了唇枪舌剑。从最终谈判结果看来,人类需要每次为巴昆转移不少于五十万亿人口,以及不少于五亿艘主力战舰。 并且每当转移成功之后,人类必须等待巴昆殖民舰队安定下来之后,从那个舰队里带回一个事先准备好的观察团。这个观察团实际上是确定人类没有欺骗巴昆,同时也确定殖民团安然抵达,然后给巴昆大帝一个回复确认。 这样几个相关限制条件一卡,巴昆大帝对人类的诚意总算有所信任,各种条件卡下来,人类已经不太可能欺骗巴昆了。 与此相对应的,人类也用各种条件限制巴昆,防止出现对自己不利的局面。比如巴昆的殖民舰队必须前往人类指定的地点集结,然后将所有战舰控制权交给人类。在运输的过程中,巴昆不得以任何方式窥探人类宝物的详情。 说白了,这个条件框下来之后,巴昆的移民们将在无法观察到外界的情况下,被关在闷罐子里被送抵目的地,就是战舰也是由人类送达,只有到达了目的地,巴昆殖民才会被放出来。 双方大致谈妥之后,人类在距离T9527三十光年的位置上选择了一个恒星系,作为此次超远距离殖民活动中,巴昆舰队的集结地。 巴昆将殖民舰队准备好之后,从这个星系直达巴昆腹地的虫洞群被建立起来,巴昆的殖民舰队开始通过虫洞陆续赶赴人类准备好的集结地。 当巴昆殖民舰队抵达之后,首先看到的是周围天空中弥补着的上千颗战星,这些战星都有着完整的轨道炮台和附属舰队体系,明显能够百分之一百的发挥出强大战力。而一旦战星聚集起来,做起到的作用绝对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战星的战力在互相掩护增幅之下会明显倍增。一旦战星达到一定规模,甚至可以抵抗住饱和战舰攻击。 现在人类提前在集结地不知上千颗战星,就是防着巴昆借机捣乱,玩个特洛伊木马什么的。而五亿巴昆战舰,还是存在等级差的情况,根本不可能撼动上千颗战星的防御体系,真正算得上防御严密。 第一个巴昆殖民舰队集合完成后,所有巴昆蜈蚣都被关进封闭的房间,人类彻底掌握了所有这些战舰控制权。为了防止巴昆在战舰上搞猫腻,人类对所有战舰进行了细致的排查,在高维观察的帮助下,巴昆战舰的细节信息一览无余。人类从中找到了大量的监测仪器,这明显都是巴昆打的小算盘。 巴昆的小动作虽然挺恶心人的,但是人类也不可能因为这些事情跟巴昆翻脸,只能是发现一个拆掉一个,发现一个破坏一个,好在有高维监测手段,巴昆的小动作被清扫得相当彻底。 而巴昆很快就知道自己事先布置的监测仪器全部被拆掉了,不过这事人类没提,巴昆就当作没发生,双方都当作什么也不知道,继续进行下面的合作。 巴昆战舰的监测仪器全部被卸载之后,人类开始在巴昆战舰上挂接外挂模块,这些模块实际上都是帮助巴昆战舰临时升维,突破如平行舰队用的。 当基本准备好之后,巴昆殖民被要求全员进入休眠舱,开始彻底休眠。所有巴昆殖民都进入了梦乡,科学院中再次确认没有遗漏,正式启动了这次跨宇宙快递业务。 只见一片蓝莹莹的光芒扫过,所有巴昆战舰闪烁两下,齐刷刷的消失在零号宇宙中。这些战舰在四维状态中经过一段时间的飞行,再次进入低维,出现在一号宇宙的一个生命星系附近。

这个生命星系里已经有数十个种族在生活,但是这都和人类无关了,人类只要将巴昆送抵,其他事情它们自己会处理。再说以巴昆的体制,它们恐怕还巴不得有低级种族可以征服。 巴昆的殖民战舰突兀的出现在生命星系外,五亿艘战舰说多不多,说少也不少,战舰群本身质量就很惊人,它所携带庞大的质量效应,马上引起了生命星系种族的警觉。

作者感言

臭球哥哥

臭球哥哥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