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43页

不良臣(科举) 十年黛色 4643 2024-05-26 00:00:00

山路初时还算平坦,越往高处道路越窄,后来竟容不下马车通过了。唐挽便下了车,牵着凌霄一起,沿着记忆中这条鹅卵石铺就的小路前行。远远地已然可以看到那片熟悉的竹林。山间清风徐来,摇动竹叶,便是她整个童年里的风声雨声读书声。近乡情更怯。到了此时此地,唐挽才真正理解这诗句背后汹涌的情绪。凌霄上前握住她的手:“便是此处了?”唐挽点点头:“便是此处了。”竹林围绕着书斋,四下里静谧非常。唐挽推开竹篱,踏上廊道,顺着顶开的窗向屋内张望。房间中的陈设仍是她记忆中的样子,那支用了许多年的斑驳笔架、沿口被墨汁浸染的白瓷笔洗,甚至那方缺了一角的镇尺,都同记忆中一模一样。时光似乎将这个小书斋彻底遗忘了,方外数十年的风云激荡,在这里不过一须臾。唐挽忽然有种错觉,仿佛自己从未离开过。“匡之”赵政立于廊下,眸中些许惊讶,尽数化为欢喜,“你回来了。”沸水烹茶,香气四溢。三人围桌而坐,赵政将一杯放在唐挽面前,又倒了一杯,亲手递给凌霄。凌霄淡然,伸手接过。“知道你要回来,老师一直在念叨你。可巧今日你来,他却出门去了。”赵政道。“老师去哪儿了?”唐挽问。“之前闫公和白公来了,拉着老师去了福建,参加白马书院的雅集。估摸着这几日也就回来了。老师特意嘱咐,让你多住一住,等他回来。”赵谡道。唐挽闻言,又惊又喜:“闫公和白伯伯也在?”赵谡笑道:“那老二位最是不靠谱的,整天到处寻仙山、采仙草,还要拉着咱们老师一起炼仙丹。真是拦都拦不住。”唐挽忍俊不禁:“那后来呢?”“后来,”赵政道,“闫公做了个梦,梦见你父亲了。也不知梦里唐公与他说了什么,炼仙丹的事竟再也没提过了。”赵政摇头苦笑:“真是越老越像小孩子了。”唐挽也笑了,笑容中却有些苦涩意味。这些年她疏于陪伴,忘了谪仙一般的几位先生,也会年华蹉跎。“翊儿呢?”唐挽知道凌霄一直想问,便替她问了出来。果然,凌霄的神色紧张起来。“他也下山去了,估摸着一会儿也就回来了,”赵政道,“你们先坐,我去准备晚饭。”“还是我来吧。”凌霄起身说道,“你们两个见面不易,好好聊聊。厨房在何处?”“岂能让你辛劳……”赵政道。唐挽笑道:“师兄,凌霄是要给自己儿子准备晚饭,咱们不过是沾光罢了。”赵政眸光闪动:“那就有劳夫人了。”赵政带着凌霄去了厨房,许久之后,方才折返回来。唐挽已离了席,站在桌案前翻动书册,眸中隐隐有星光。“我在京城就听说有一位儒学大家正在重注典籍。我一猜,就是老师。”唐挽扬了扬手中的书稿,神色中不掩激荡之情。赵政一笑,说道:“老师在重注儒家典籍不假,不过你听说的那位学者,却不是老师。”唐挽一怔:“那是谁?是师兄你吗?”赵政又摇了摇头。这下唐挽可懵了。难不成这小书斋里还住着别人?正在此时,窗外传来了脚步声,是木屐踏在鹅卵石路面上的清脆声响。脚步声来到近前,变成了赤脚踏在木廊上的声音,咚咚,敲在人心头。紧接着传来一道清澈的少年嗓音:“老师,师公,我回来了。”门前走进一个人来。他身高八尺,肌肤白净,一身最简单的粗布蓝衫亦能穿出儒雅风骨。他的五官都已经长开了,隐约能看出些许小时候的模样。面容又七分像凌霄,柔和精致。剩下三分精气神,分明是赵政的样子。真是好看,可惜没有一分像我。唐挽心想。唐翊看着房中的两人,眉宇间的惊讶一闪而过,继而迸发出卓然的神采:“父亲!”唐挽心下一动,这孩子竟还认得她?唐翊已大步走来了,上前一把抱住唐挽。少年人力气大,唐挽被他撞得一个踉跄,方才稳住脚跟。唐翊身量比唐挽高出一头,却竭力躬着身子,将头靠在唐挽肩上,哽着声音说道:“父亲,儿子想您!”“翊儿……”唐挽心中一片柔软,抬手拍了拍他的背。唐翊直起身,说道:“母亲可一起来了?”“你母亲正在厨房里忙活呢。”唐挽需要仰着头,才能对上唐翊的眼睛。她到此时才真切地发觉,曾经那个挂在她腿上的小团子,真的已经长大了。“我看看母亲去。”唐翊兴冲冲地跑出了门。唐挽看着他的背影,摇头苦笑:“再大也还是个小孩子。”赵政含笑道:“这就是你要找的儒学大家。”※※※※※※※※※※※※※※※※※※※※唐翊:没想到吧第193章 唐挽这一生做过许多看似不明智的决定, 比如让唐翊放弃太子伴读的身份,跟着赵政四处游历。为此凌霄还曾和唐挽闹过好一阵脾气。在凌霄看来,唐挽此举,太不在意儿子的前程。其实唐挽的初衷, 只是希望能给唐翊多一分选择的余地。作为唐挽的儿子,他在京城里能获得多少优待,就会遭遇多少纷争和陷阱。就如同当初的闫凤仪, 难免被父辈的盛名压迫裹挟。唐挽希望唐翊能远离这些不必要的忧虑。待他长大成人, 真正看清了自己, 再回来做选择。即便唐翊最终选择不认她这个父亲, 唐挽也能理解。毕竟自己身上背负的使命太过沉重, 她不希望强加给下一代。而如今唐翊的成长,却是出乎唐挽的意料。本也不会太差。老师和师兄都是挣脱了思想禁锢的大家,教出来的学生自由旷达, 对一切未知的学问都能秉持一份好奇和敬畏。好奇心促人学习探索,敬畏心使人不陷偏狭。一个勤于学习,且不会因未知而偏激狭隘的人, 最差也不过是自己这样了。这些年来, 赵政带着唐翊四处游历,遍访百家名士,使他诸子兼修,融会贯通。学政改革开展得最红火的那几年, 朝廷屡开恩科。唐翊每到一处, 便会参加当地的乡试, 每一回必中解元。“唐翊”这个名字长期占据榜单的头筹,很快便引起了学界的关注。学生们之间还给了他一个称号,叫“八府解元”。世人都喜欢天才,唐翊则满足了世人对天才的所有幻想。这个十五岁的少年不仅学识渊博,而且行止做派都颇具风范。他与许多知名学者过从甚密,就连已经年近古稀的花山书院院正陶先生都对他赞不绝口,以“小友”称之。唐翊的名字很快就传遍了学界。没有人知道这个少年和当朝的阁老是什么关系。唐翊只是一身粗布蓝衫,竹杖芒鞋,游走于各大书院之间,宣讲“新学”。经过三代人努力研习方才成形的高深学问,经由一位少年之口昭诸天下,愈发神秘动人。唐翊的名声更盛了,甚至还有了一批拥趸,以唐翊的门生而自居。唐挽摇头苦笑,自己苦熬苦业,年近三十才有了门生。这小子倒好,刚刚十五岁的年纪,就桃李满天下了。晚饭端上桌的时候,凌霄的眼睛红红的,想必是刚刚哭了一场。小竹案前四人围坐,气氛安静而自然。晚饭后,唐挽和赵政坐在廊子底下喝茶闲聊。山里天长,夕阳挂在远处层峦叠翠的山峰上。红彤彤的霞光下澈,将两人素白的衣袍染成了绯色。唐翊仍在房内陪卢凌霄说话,隐约可以听到细细的低语。唐挽捏着青瓷茶杯,说道:“翊儿也不小了。他的身世,你可曾与他讲明?”赵政闻言摇了摇头,说道:“如若当初不是你收留了凌霄,庇护着他们母子,如何会有唐翊的今天。我觉得现在这样就挺好。他尊我为师,敬你为父。师与父,本就没什么大差别。”唐挽浅笑,通透旷达如师兄者,世间少有。人世间的父母,总将生养视为恩德,恨不能将后半生都捆缚于子女的身上。师兄却连儿子是姓唐还是姓赵,都不在意。忽而一阵山风吹过,摇动廊角的铜铃,发出清脆的声响。四下竹林也跟着翻起汹涌的浪潮。霎时间,春日的鸟声,夏日的蝉声,秋日的虫声,冬日的雪声,更合着白昼的棋声、月下的萧声,一并在唐挽耳中回荡。她经纶事务三十年,终于在此刻寻到了久违的安宁。唐挽想,等变法的大事一成,她该带着元朗回来住一段时日。夜风渐凉,赵政抽完了最后一袋烟,便回房中去了。唐挽却仍旧贪恋山中的月色。身后传来一阵脚步声,继而她肩头一暖,被披上了一件外袍。唐翊挨着她身边坐下,垂着两足,双手撑着地面,仰头望着月亮。“你母亲睡下了?”唐挽问。唐翊点点头,继而一笑,说道:“母亲可真是粘人,像个小姑娘。我同她讲,夫人的名号不适合她,以后便唤她卢小姐。她欢喜的什么似的。”唐挽笑道:“你母亲就喜欢别人说她年轻。”“那父亲呢?”唐翊侧头看向唐挽,眸中有星光越动,“这些年来,您可达成所愿了?”唐挽抬手抚摸他的发顶,心下慨叹,原来他什么都知道。唐挽却不答他的话,而是问道:“既然已经取得了举人的功名,为何迟迟不进京参加会试呢?”唐翊弯了弯唇角,半是调侃半是认真地说道:“儿子怕中状元。”这话若换了第二个人说,未免显得大言不惭。可唐翊说起来,却透着那么真诚。他不愿去出这个风头,只因唐挽尚在朝中。水满则溢,月圆则亏。父子二人皆居于盛名之下,乃不祥之兆。“竟是我耽误了你。”唐挽道。唐翊说道:“父亲莫怪。于功名一事,儿子并不那么热衷。”唐挽挑眉:“莫不是为父给你做了不好的榜样?”唐翊一笑,说道:“恰恰相反。父亲推行的新法,不就是要推翻‘父传子’的老传统么?”唐挽失笑。唐翊如此才思,竟是比当年的元朗还要厉害几分。如此却是难办了。她苦苦寻找的名士就是她的儿子,可她的儿子却对入朝没什么兴趣。唐挽一叹,这果真是老天给她出的大难题。“父亲有烦心事?”唐翊问道。唐挽摇摇头,笑道:“月色正好,不宜发愁。”她还有两个月的时间。烦心事暂且放一放,不如好好享受和儿子在一起的时光。……白马书院的这场雅集,前后持续了一个多月。唐翊算着日子,一大早便去山门前守候,终于等到了三位老先生。竹林中一条蜿蜒的小路,小路尽头,三人各骑着一匹灰毛驴子缓缓而来。白圭在前,手持一杆眼袋,乐呵呵地前行。他身后的两人却正吵得不可开交。“你说你都卸任十几年了,怎么官瘾还这样大?非得人人都顺着你?”“咱们就事论事。我只问你,那块砚台是不是我先看上的?”“你看上的你没买啊。还不许我买了?”“我那是在掏银子,掏银子你没看到吗?你中间截胡,你很不地道!”“你得了吧,还当自己是首辅呢?你住店的钱都是我付的!你不是首辅,你是没钱付账!”竹篱之前,唐挽和赵政揣手恭迎。唐挽看着眼前争吵的两人,要不是因为骑着驴不方便,恐怕就要打起来了。一个是她仙风道骨的老师赵谡,另一个是曾经只手遮天的权臣闫炳章。把时间往前推十年,唐挽怎么也想象不到今天这一幕。“学生恭迎老师。”赵政倒是淡定得多,想必是见多了这样的场面。白圭也是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和颜悦色地对唐挽说道:“匡之回来了?”“白伯伯好,”唐挽躬身行礼,“闫公,老师。”另外两人这才止住了话头。赵谡看向唐挽,神情淡然,眸中却闪耀着光芒。闫炳章的神情也如出一辙。他们都从唐挽的身上,找到了几分唐奉辕的影子。若那人仍在,该有多好。“回来了。”两人竟是异口同声。闫炳章先不乐意了:“匡之唤我,你答什么话?”“笑话,这是我学生。”赵谡吹着胡子说道。闫炳章一笑:“她分明是先唤的闫公,再唤的老师。你问匡之是不是。”“你少往孩子身上扯。”两人说着,同往院内走去。赵政也早和白圭入内去了。唐翊牵了毛驴来,含笑对唐挽说道:“父亲莫怪,两位老先生一见面就要吵两句。儿子觉得是好事,以前师公很少说这么多话的。”唐挽含笑点点头。是啊,老师这样的人,除非真的拿你当朋友,否则便连张嘴都嫌麻烦。他能和闫公吵架,想必心里也是欢喜的。后院竹林旁,凌霄早就架好了铜炉,煮着清茶。袅袅白眼蒸腾而上,柔和舒缓,映衬着此时的心境。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锁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这是当年苏州初见时,凌霄曾向白圭吟诵过的一首诗。如今这三位先生都已长居林下,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便是人生中最好的时节。而唐挽在这三人的面前,再不是什么东阁党首、内阁重臣。一切功名和权势皆褪去,她只是一个虚心求教的学生。“我们却已没什么可再教你的了。”赵谡手拈银须,含笑望着唐挽,“你如今走过的路,比我们都要长远。只管按你的想法继续做下去吧。”“莫急莫慌,戒骄戒躁。”白圭手持烟袋,淡淡说道,“越是到了最后的关节,越要关注细枝末节。须知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作者感言

十年黛色

十年黛色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