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323页

美人谋 于欢 3587 2024-05-24 00:00:00

“多谢真人。”起身后,平阳公主向坤道答谢,“今后的生朝,恐怕无法再来了。”

“有缘之人,终会再见。”坤道回道。

二人从道观中走出,此时的太阳已落至山脚,霞光如火,灼烧着云层。

“向神灵祈福,真的会灵验吗?”萧怀玉突然问道。

“你不是心中已有答案吗。”平阳公主看着萧怀玉道,“人总归要有期盼的。”

“你不是也向神灵许了愿。”平阳公主继续走向前,“难道又是天下太平?”

“不。”萧怀玉回道,“是平安顺遂。”

“武安侯还真是…”平阳公主回过头,“一片冰心。”

萧怀玉走到马车旁,“太阳快落山了。”

平阳公主看了一眼天色,站在马车前犹豫不决,随后又看向萧怀玉。

萧怀玉便使车夫自行离去,而后跨上马背,俯身向平阳公主伸出了手。

“去哪儿?”平阳公主抬起手,随后便被拽到了马上,萧怀玉的怀中。

“驾!”萧怀玉没有做出回答,只是带着平阳公主远离了那座城。

最后青骢停在了一处山头,脚下是整个被余晖所照耀的城池。

深秋的晚风已有寒意,萧怀玉便将平阳公主紧紧搂在怀中。

在至高之处,俯视山川,一排鸿雁从头顶飞过,二人在霞光之中相拥,相吻。

不知过了多久,晚霞逐渐散去,萧怀玉重新握紧了缰绳。

“不要放开我。”平阳公主攥着萧怀玉的衣襟哀求道。

萧怀玉搂着平阳公主,“天下和我,都在公主手中。”

第351章 君与臣(十一)

“你会不会觉得我太过自私?”平阳公主在她怀中问道。

萧怀玉小心翼翼的拥抱着怀中的平阳公主,她在痛苦的同时,也无不在心疼她。

她又何尝想过真的要远离,对于深爱的人,又怎舍推开,哪怕一直让自己痛苦,也从未想过要真的放弃。

她的心里,明明已有答案,明明自己很清楚,而这份痛苦,便是源自于她对她的爱。

也许正因为太过深爱,那道伤永远也无法治愈,也因为太过深爱,即使是钻心刺骨,也无法做到真正的割舍。

曾想过逃离,却发现自己根本做不到,无法克制的情感,驱使着她再次靠近。

“不要这么说。”萧怀玉回应道。

“可这对你来说太不公平了。”平阳公主在她怀中哭道,“我并不想逼迫你,可我太害怕会失去你,这种害怕,让我不安,让我惶恐,也让我失去了理智。”

“我讨厌那样的自己,我自私的,哪怕知道会给你带来痛苦,却仍然不愿意放手,我不受控制的想要靠近,想要留住你。”

听着平阳公主的话,萧怀玉早已是泪流满面,她自责与心疼道:“我从未想过要离开,也不忍看到公主如此。”

“可我也从未打开你的心结,为什么会变成如此。”平阳公主摇着头,“就连相拥过后的分离,都会让我觉得,我已经彻底失去。”

“公主不会失去我。”萧怀玉回道。

“可是你回不到从前了。”平阳公主抬头看着萧怀玉道。

“可我也没有变过。”萧怀玉对视着平阳公主道,在看到爱人最脆弱的一面时,她只剩满眼心疼,

“可不可以抱紧我。”平阳公主颤着哭道。

萧怀玉将平阳公主拥紧,并在她的耳侧重复了一句,“公主不会失去我。”

“可不可以不要放开。”平阳公主在她怀中又道。

“好。”她应道。

“永远。”

“永远。”

章和二年十月冬,平阳长公主携幼主领宗室、外戚、文武百官及其家眷从楚京出发,迁都长安。

半年时间,楚京旧皇宫便已被搬空,朝廷一切机要也都随着迁都,搬到了西京长安。

长安城内,也为这个大一统的王朝,建起了一座新的宫室,并命名为——大兴。

中书舍人赵砚书特意从长安南下,出关中,于襄阳接驾还京。

如长龙的队伍,最前方是开道的禁军,整个官道几乎都被占满,赵砚书驾马而来,只得走偏旁小道。

见驾的途中,赵砚书碰到了走在驾前的武安侯,“武安侯。”然而却并没有得到搭理。

队伍从他身侧略过,便有几个同僚同他说道:“赵舍人是中书省的文官,武安侯怎会搭理你。”

“中书省?”赵砚书有些疑惑。

“前不久朝廷处决了一个案子,中书侍郎与武安侯都快在朝堂上打起来了。”文官回道。

“贺氏案吗?”赵砚书虽在长安,却也知道推动新法确立的贺氏案。

“整个中书省都得罪了武安侯,也就你运气好,去了长安。”同僚又道,并打量着赵砚书的容貌,“不过,长公主这般看重你,不被武安侯所喜也正常。”

武安侯与平阳公主之间的事,已非密事,而赵砚书以寒门上品入仕,短短两年时间一路高升,进入机要,就连迁都这样的重任,平阳公主都交给了他,面对这位新晋的宠臣,群臣也多有议论。

“谁能想到武安侯那般地位的人,竟也要争宠呢。”

赵砚书听后心中很是不悦,他虽出身寒门,却是以才学入仕,又恰逢遇到战乱,一身忠骨,而后至承明殿政变,立救驾之功,如此才一路升迁,进入了中书省。

“我记得襄阳破城时,文武百官散尽,只有赵舍人和几个禁军统领还守在长公主与陛下身侧吧。”因贺氏案升任廷尉少卿的贺宏替赵砚书向众人澄清道。

“唯有国难时,才能彰显忠贞,赵舍人不用理会他们。”贺宏驾马到赵砚书身侧说道。

贺宏作为中书侍郎贺昭文之子,官员们虽心生不满,却也不敢招惹。

赵砚书拱手答谢,而后便看见了天子的仪仗,于是下了马。

“臣,中书舍人赵砚书,叩见陛下,长公主。”赵砚书整理好衣冠走到车架前跪伏,“幸不辱使命,长公主之厚望,长安为迁都做准备,历时一载,现已筹备妥当。”

仪仗队伍忽然停止,整个迁都队伍也停了下来,平阳公主陪同天子乘坐玉辂,见到赵砚书后,很是开心,“迁都之事辛苦赵卿。”

“为君王分忧,是臣子的本分,能得长公主信任,是臣之幸。”赵砚书回道。

平阳公主看着赵砚书风尘仆仆的样子,于是挥了挥手,女官萧鸢鸢从宦官手中接过一碗驱寒的羹汤,“赵舍人为接驾,舟车劳顿。”

赵砚书将汤一饮而尽,“多谢长公主厚爱。”

“等到了长安,吾还要赏赐你。”平阳公主道,赵砚书呈至楚京的,长安城的官制革新,进程比她预想的要快,而赵砚书的聪慧与才能也深受她赏识。

※ ※ ※ ※ ※ ※ ※ ※

——襄阳——

至襄阳时,平阳公主特意绕道入了襄阳城,这里曾埋数万楚军忠骨。

在战争结束后,朝廷对襄阳城进行了修缮,作为枢纽,如今的襄阳,比从前更加繁华。

“武安侯。”

萧怀玉登上了襄阳城的城楼,城楼上还残存着当时被战争破坏的痕迹,一年多的时间,并没有完全被冲刷,同为武将,襄阳当时的惨烈,萧怀玉能够想象得到,大将苏定成便是战死在此座城楼上。

是襄阳的坚守,才让萧怀玉成功攻克潼关,进取关中,从而扭转了楚燕之战的局势。

“赵舍人。”

赵砚书也来到了城楼之上,并走到萧怀玉身侧,“见过武安侯。”

萧怀玉只是撇了赵砚书一眼,并没有说话。

赵砚书便站在了她的肩侧,“武安侯登楼,是想起了当年与前燕的战争吗。”

“那一战的艰苦,恐怕只有这里长眠的忠骨知道。”萧怀玉说道,当年夺取关中后,她便知道了襄阳的惨烈,同时也知道了苏定成的死讯,“西进,是我的决定,我的功勋,是这城下所累的万骨堆砌而来的。”

“战火之下,牺牲是无可避免的,之所以坚持,是因为相信,不是所有人都有这种被相信的能力。”赵砚书从旁道,“而结果,也并没有让人失望。”

“当初襄阳城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百官纷纷上疏东迁,楚京的百姓也都纷纷东逃,长公主不愿离去,于是顶着所有压力,准备背水一战。”赵砚书又道,“当时前燕的大军已经到了楚京城下,而城中守军,不过数千人,燕军一但攻城,楚京将毫无胜算,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但公主却依然留下,只因为公主相信武安侯。”

“公主将一切都托付到了武安侯的身上。”赵砚书继续说道,“下官想,如果只是君臣,那么自古没有君臣可以做到如此信任,这不光是信任,还有认可。”

“下官只是个外人,武安侯的心里,应该比下官要更清楚。”

萧怀玉侧头看着赵砚书,她张开口想说什么,却欲言又止,

“下官可不是公主的说客。”赵砚书又解释道。

“普通君臣,也做不到如此吧。”萧怀玉说道。

赵砚书忽然愣住,而后便明白了什么,不但没有紧张,反而笑问道:“倘若下官真与公主有什么,武安侯还能留我在此?”

“你是国之重臣,之后的革新还需要你,即便真有…”

“我这样的臣子,今后还会有很多。”赵砚书打断道,“但是长公主这样的君,千年来也只有一个。”

“因而被众多人所仰慕,也不足为奇,下官也只是众多人中的一个。”赵砚书又道。

“你倒是什么都敢说。”萧怀玉道。

“千百年来,武安侯也只有一个。”赵砚书侧头看着萧怀玉道,“这世间又有几人,能抵御住权力的诱惑。”

萧怀玉紧紧握着剑柄,自手握重兵以来,对于权力,她并非没有幻想过,“就算得到了又如何。”

“因为在武安侯心里,有比它更重要的东西。”赵砚书道,“权力只不过是实现抱负的工具而已。”

“我只是个粗人,没有你们那么深的觉悟,也不会说好听的话。”萧怀玉道,“我只是一直在坚定我自己的选择,因为我知道她是对的。”

“有些事你并不清楚,我不想说,是因为你不会理解,但是都不重要了。”

“短短几年,我跑遍了九州,打仗已经够累了。”萧怀玉转过身,向城下走去,喃喃道:“如此就好,如此就好。”

※ ※ ※ ※ ※ ※ ※ ※ -----

章和二年十月中旬,关中大雪,而此时迁都队伍刚刚进入京畿。

“公主,下雪了。”随在车架旁的女官轻声提醒道。

平阳公主走出车屋,来到驾前,凭栏而立,关中的风雪吹得人睁不开眼,她看着眼前的八百里秦川,一切都还是最开始的样子,“秦始皇之心,以关中为固。”

作者感言

于欢

于欢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