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288页

美人谋 于欢 3550 2024-05-24 00:00:00

心烦意乱的皇帝将张美人按揉的手打开,就在他要开口指责时,“陛下,南阳王李隆,入蜀了。”贾舟踏入了殿内。

“三郎?”皇帝从竹榻上坐了起来,“朕都快忘了,三郎…”

“并不是真的疯了呢。”皇帝半眯着老眼,起身穿上朝靴,“快,宣召入宫。”

“喏。”

第312章 齐楚战(十四)

——蜀中·楚行宫——

“宣,南阳王李隆入殿觐见。”

李隆并非是孤身一人入蜀,他的身侧,还带着他的嫡长子李建。

已满五岁的李建,与其生母一样,生得十分端庄,皇帝对于这个孙儿,一直十分欢喜,然而战争的突然爆发,匆匆出逃的皇帝,并没有带走儿孙。

李隆带着儿子踏入殿内,此时,他已没有了之前的疯癫模样。

“臣,李隆,叩见陛下,陛下万年。”

“孙儿李建,见过皇祖父。”年幼的李建跟随父亲一同拜见祖父。

皇帝看到李建,一改严肃的脸色,“起来吧。”随后又朝李建慈祥的招手,“让翁翁看看,建儿长高了没有。”

李建起身,不慌不忙的走到皇帝跟前,作揖行礼,“翁翁。”

皇帝看着李建,虽然年幼,但仪态端庄,面对帝王时,眼里竟毫无怯意,心里越发的欢喜,“建儿今年应该五岁了吧?”

“父亲,五岁将满。”李隆回道,“儿臣失踪时,是父亲一直在照看他们母子,国家临危,这孩子,一直挂念父亲,儿臣也担忧父亲一个人在蜀中无法适应。”

“蜀中之路不好走,这一路,很艰辛吧?”皇帝问道孙儿李建。

李建却摇头,“孙儿见到翁翁身体康泰,便不觉艰辛。”

皇帝听后,十分动容,孩子的话最是真挚,于是便又询问了他一些旁的事,皆得到了满意的答复。

此时皇帝对于孙儿李建的喜欢与满意,已经超过了当年对李隆。

加上朝中的局势,与他心中的隐忧,李建的到来,让他逐渐下定了决心。

“贾舟,你将大郎带下去,就安排住在朕的旁边吧。”皇帝吩咐道。

“喏。”

“三郎。”皇帝再次看向李隆。

“阿爷。”李隆走上前。

“这孩子生得好,像他母亲。”皇帝夸赞道,而南阳王妃是他当初所选,官僚集团中最为满意的一个,无论是出身还是样貌,以及性格。

他将李隆当做接班人培养,所选的南阳王妃,也是按照将来的中宫皇后标准。

因而这句话,让李隆意识到了皇帝的心思与想法。

曾作为储君被培养,而后失宠被遗弃,这样的落差,曾让李隆一度崩溃,如今自己的长子又让他重新看到了希望,又怎会不激动呢。

经历了这些的李隆,内心早已经发生了变化,并逐渐收敛起了自己的张狂。

“都是阿爷疼爱,让他受教于名师。”李隆连忙夸赞起了父亲,“建儿也有一个好母亲。”

“让他留在朕的身边吧,朕喜欢他。”皇帝看着李隆道,“三郎,你不会怪朕吧。”

“儿子不敢,建儿能被阿爷如此喜爱,也是他的福气。”李隆连忙拱手道。

“朕看他小小年纪就处变不惊,将来定是治世之才,国家内忧外患,有些事,不得不考虑了。”皇帝摸着胡须。

李隆按耐住心中的狂喜,“一切都听从父亲的安排。”

此后一段时间中,皇帝都在观察与考验李建,由于南阳王妃的细心教导,在这段时间中,李建所表现出来的聪慧与机敏,让皇帝越来越满意。

随着皇帝对孙子的越来越喜欢与看重,李康这个可以危及到皇权的皇子,便让他越来越隐忧与不满。

※ ※ ※ ※ ※ ※ ※ ※

太康六年夏,萧怀玉攻占淮南而不入,齐国新君宋珙携宗室北上,彻底放弃了建康城。

然而楚军夺取淮南之后,并没有着急渡河夺取齐国都城。

这让一直在隔岸观火的燕君慕容昱百思不得其解,燕国国丧刚刚结束,高都公主慕容岚便再次请求出兵解齐国之围。

慕容昱有所犹豫,就在此时太宰田漳也站到高都公主身侧,为慕容昱所惊。

慕容恒的病情恶化太快,对于朝中的局势根本没有来得及为新君肃清,田漳作为权臣,自然被新君忌惮。

于是慕容昱再一次拒绝了高都公主的发兵请求,与此同时,燕国内部开始了皇权与相权的争斗。

在燕国,君主拥有绝对的兵权,慕容昱开始打压这些先帝朝权重的臣子,并掀起了一场风波。

是年冬,燕国太宰田漳发动政变,欲废黜燕君慕容昱,改立宗室,燕国的内乱彻底爆发。

同年十一月下旬,大寒,河流冻结,楚国大将军萧怀玉举兵渡河。

此时的建康城,只有一些老将与忠贞的文臣在留守,兵马也只有几千人,齐帝宋珙早已带着人马北逃。

但就是这几千人,也足足守了三个日夜,方才被楚军攻破城池。

“楚军攻进来了!”

随着建康城第一道城门的破开,城中只剩一些无法逃离的老弱。

齐国的结局似乎已经落幕,一些年轻的文官,没有跟随新君北逃,他们怀揣着一腔热血,刚刚踏上仕途,却看到家国被灭,报国无门。

唯一能做的,便是投笔从戎,披甲上阵,倒在他们憧憬的,故国脚下。

“阿郎。”

建康城内一座官员府邸,一名白发苍苍的家奴敲响了房门。

此时的建康城已乱做一团,随着楚军的破城,百姓们最后一丝希望破灭,纷纷逃窜。

一些图谋不轨之人,也趁乱开始了劫掠,家奴推开房门,却见官员脱去了袍服与官帽,折叠齐整的放在榻上。

而他也穿着素衣端坐旁边,“楚军攻入建康了,您还不走吗?”家奴着急的问道,因为他的腿脚不便,被主家收留至今,所以没有逃走。

“走?”官员睁开眼,“这里是我的国,我的家,走到那里去?”

家奴变得哽咽,“阿郎。”

“连累你了。”官员叹息道,“这次,还要麻烦你。”

“但这是最后一次了。”

家奴听后当即跪了下来,但他只是磕了几个响头,以报主君多年收留之恩,“喏。”

家奴擦拭完泪水,最后看了一眼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地方,走回柴房,将这座并不大的府邸点燃。

火势很快就在四周蔓延开来,一直烧到了内院,官员坐在床榻上一动不动,烈火在眼前燃烧,燃尽了他心中最后一丝念想与希望。

这个他守了数十年的国家,今天就在他眼前,覆灭。

“诚既勇兮又以武,终刚强兮不可凌。”

“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

宅中传出了凄凉的歌声,大火吞噬了一切,如同现在的齐国,再无希望。

“驾!”

楚军的马蹄踏入建康城,以胜利者的姿态高声喊话,“齐国的百姓与军士们,放下你们的武器,大楚不杀俘虏。”

绣着萧字的旗帜,取代了齐国城楼上的大旗,外城的齐国士卒纷纷放下武器投降。

“大将军有令,不得伤害城中百姓,违令者斩。”城破之后,萧怀玉并没有因为攻城受阻,而对城中的守军与百姓进行报复,传信的士卒拿着军旗在城中奔走,告诫楚军勿要烧杀抢掠。

萧怀玉带着一支队伍进入建康城,随着入城,她的心情也越来越沉重。

这座几乎空掉的皇城,三天才被攻破,她知道一定是临沂公主在坚守。

就算所有人都弃城而逃,临沂公主也不会抛弃她的国家,这就是她所认识的宋清瑶。

——建康宫·尚书省——

“两道城墙,都未能阻挡住楚军。”

“挡,拿什么挡呢,光靠建康的城墙吗?”

齐国的中枢,尚书省,只剩几个低级官吏,出身寒门的他们因为国难,坐在了尚书的位置上,被齐帝宋珙临危受命。

“宗室,朝臣,都跑光了。”

“偌大的齐国宗室,只有先帝的第三女,临沂公主留下来了。”

“非是我们不想救国,可看看齐国的君主与宗室,这样的国家,如何能救。”

“天不佑齐,齐安能在哉。”

“公主呢?”这时突然有人问道。

“皇城虽破,但建康宫内仍有防守,以公主计,建康宫还能守上几日。”

“今日建康外城被破后,便再未见公主了。”

“许,也是逃命去了吧。”

“建康宫的防守,不过是垂死挣扎。”坐在首座的官员举起案上的酒杯。

左右两侧的官员桌上,也各有一杯酒,“想逃的人,都已经逃走了,现在,就剩我们了。”

“我们,也该上路了,同我们效忠的国一起。”

“不丢人。”

“驾!”楚国的军队踏上了齐国只有君主才可行走的御道,马蹄飞踏,直奔建康宫城下。

然而建康宫的城门,却是打开的,留守的禁军并没有抵抗。

就在这时,齐国的暮鼓被敲响,报时的官员早已逃离了建康城,城中已有数日不曾听到钟鼓之声。

萧怀玉惊恐的往钟鼓楼的方向纵马狂奔,“清瑶。”

※ ※ ※ ※ ※ ※ ※ ※

——楚国·京城——

燕国爆发内乱不久,齐国建康就传来了楚军的捷报。

彭城王李康闻此消息,虽早已猜到结果,但还是激动不已。

“大将军果然不负楚国所望。”李康拿着军报,脸上的高兴再也藏不住,“齐国先祖多年的夙愿,终于要实现了。”

然而,继捷报的高兴之后,从蜀中来的一道召令,让李康陷入了死寂。

“陛下有旨,命楚京留守·彭城王李康,即刻动身前往蜀中述职。”

第313章 齐楚战(十五)

——彭城王府——

“陛下听闻前线捷报,龙颜大悦,便想召彭城王入蜀,亲自嘉奖。”宦官转达着皇帝的意思。

李康的眼里没有一点喜色,“楚国时局已经安定,陛下不回京吗?”

“陛下说,待齐国彻底平定,便会起驾还京。”宦官回道,“这次召见彭城王,也是希望未来的储君前去接驾。”

李康陷入了沉默,皇帝突然来的传召,让他面如死灰。

楚军已破齐都,齐国将灭,而楚国也将统一南方,恰逢此时燕国内乱。

楚国来于外的危机彻底解除,但是作为君主的楚皇,却一直躲在蜀中没有回到都城,似乎在防备什么。

李康心知肚明,前线大捷,这样的功劳,已是赏无可赏,皇帝若真想要立储,又怎会一直拖延。

自幼因为生母的缘故不被皇帝所喜,至成年,出色的才能更是遭到了忌惮,无论他有多优秀,也从来就不在皇帝的继承人考虑之内,因而这道传召暗藏着杀机。

作者感言

于欢

于欢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