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收藏后,可收藏每本书籍,个人中心收藏里查看

第190页

夔都 匿名np爱好者 3786 2024-05-24 00:00:00

原来皇帝所说的内帑之十一指的竟是内府十库之一的一整个内承运库。

此库岁贮金银、纱罗、珠宝等物,又收夏秋麦米折银——此乃内帑最为主要的进项,因而称得上是内廷户部。然而外朝户部实际所辖仓银有限,更无权插手工部、太仆寺、光禄寺等其他部门的府库度支事宜,相较而言竟比不得内承运库在内府十库中的超然地位。

崔叙对此有所耳闻,也知道十库财权集于内承运库并非前朝旧例,而是建立在以崔让为核心的王府派宦官几乎掌控了十库要职的现实之上。

所谓王府派也并非字面意思上的出身淮王府一系那么简单,否则远离内廷多年的崔让在淳庆初年也无法如此顺利地接掌司礼监以及诸司衙门,与孙彦远强强联合,成为名副其实的内相。

据崔叙所知,王府派成员其实是以惠宗宝应年间几次清宫动荡中幸存下来的老一辈内臣为主,再就是其名下的徒子徒孙,由此构成一张庞大繁复的宦官关系网络。他们能够从如此残酷的后宫倾轧中活下来,本就证明其有着过人的本领与胆识,又谙熟宫中掌故,经年来出镇地方,把持各类要职。与朝野内外利益联结紧密,自然而然地成为宦官系统中最不容忽视的一股力量。

十库之中,因内承运库经管库藏价值最重,又常常调入国库开支,与外朝有所往来,地位卓然。故而在多位貂铛的默许下,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内承运库掌印太监统领十库的新晋传统。

又恰恰是自今上即位以来十余年中,内廷历经惠宗孝端皇后、孝贞皇后、惠贵妃三人执掌中馈事,一改惠、哲二帝时期的奢靡之风。

三人皆为平民出身,在宫中以身作则厉行俭约,服浣濯之衣,又恩放宫人,裁并各项仪礼用度,禁中开支一时大为紧缩。即便是其中公认最为侈费的惠贵妃,其用度也不及惠宗晚年得宠的恩贵妃,更不及以万民而奉一人的哲宗孝和皇后了。

然而节流之后,岁贡入宫的金银绸缎却并未相应蠲免,府库因而渐渐充盈。其后便调拨各库人手轮次清理盘库,互相核查历年来往账目,并作一本总账以备审校。

而这位执掌内帑十余年的内臣又是何许人也?

姓杨,讳衡禄。乃是杨慧持与杨元昱的族叔,哲庙顺太妃的堂兄。

崔叙也是听说姓氏又观其相貌后随口一问,没想到正应了他的直觉。不过京中民户灾年时贩儿卖女的不在少数,男为阉奴、女为宫婢也不足为怪。只是像他们二人混得出人头地的却不多见。

以往他并未深究过顺太妃是如何在景祐年间的内廷中挣扎求生的,如此看来,除了老娘娘的庇佑,堂兄的扶持也是一大助力。

那么他在老娘娘病逝一事上扮演着怎样的角色呢?还有杨慧持与皇爷的“偶遇”……崔叙不敢再细想下去。

夔宫中笼罩的阴云太多,拨开一团又是一团。毕竟难得糊涂,既然已经糊涂地过了十多年,何妨再有下一个十年呢?他被困在此地,总归是逃不掉的。

----

一向抠门的皇帝大方了一回,但又没有完全大方。

感谢鱼鱼们对皇帝几把的关心,想了很久该怎么挽回他的尊严,最后放弃了。

没关系,能硬起来已经很厉害了(继续中伤)

第335章

又一日狎戏至酉时,传膳之前,皇帝将中人搂在怀中,照例问他内承运库事宜。崔叙早先就知道皇爷不安好心,名为赏赐实为差遣,把他牢牢焊在那堆繁复纷冗的数字之中,害得他都没有功夫陪白鹿精进骑术,更没有精力出宫拜会亲朋故旧。

好在打从心眼儿里,他也不想见到白鹿的小先生,也不想再惹怒皇帝拖累代王府。

这项差事听起来万分艰巨,对崔叙来说倒也还好,只要他虚心听教、做好记注便足以应付每日向皇爷的汇报。而皇爷又会无比耐心地指出他的疏漏,提点他下回审分时需要尤其注意的要点,甚至握着他的手为他列下一节提纲,好让他循着一条清晰的主线行事。

除此以外,他也不需要担忧任何事,更不需要为账目与盘库之间的差缪以及里头的猫腻向任何人负责。

而内承运库上下人等则是如临大敌。概因崔叙对账目会计中玄妙一窍不通,只有通俗易懂、简明扼要到这尊大佛也能理解吃透,他们才算过关。这对他们前期料检清厘的工作无疑是一项重大挑战。

虽然崔叙是一张白纸任其涂抹,但糊弄这位好脾气的天使却是他们最先放弃的选项。皆因崔侯背后的皇帝心明眼亮,经由厂卫的审查密奏,对账册中的弯弯绕绕早已烂熟于心。如此安排,不过是为了崔叙尽快上手熟习罢了。

但凡动一丁点的歪心思,等待他们的便是“廖阎王”的绳鞭了。

不,哪怕是直面厂卫也比伺候崔叙来得轻松。毕竟廖秉忠在宫中这么些年,就算他执意做孤臣,与他的下属总归还有些人情交际的空间可以通融。

身为王府派元老的杨衡禄反而并不抵触这样的安排,即便崔叙怎么看都像是事后来摘桃子的。但他一来,无疑是为巩固内承运库的统领地位上了一道保险,皇帝不会容许自己送给内宠的政绩染上半分污点。而崔叙又不会止步于此掌控具体事权、威胁自己的利益,可谓是百利无害。

更为紧要的是,从他嘴里还有可能撬到继后人选的一手情报。崔叙的态度恐怕是侄女登上后位的唯一变数,杨衡禄心想。

顺利通过皇帝今日的考校以后,崔叙便蜷在人怀里敲起自己的小算盘来:“皇爷单单赏了奴一人,岂不是教旁人寒心?”

王缙直觉是崔叙和崔友兰之间有什么猫腻,便径直问他:“你说,还有谁当赏?”

“皇长子之母杨贤妃。”崔叙不假思索道,“杨氏将皇长子视如己出,尽心抚育,才是真正的劳苦功高。”

杨氏至今无所出,却因抚育皇长子之功于八年晋嫔,九年晋妃,外人看来俱是皇帝为抬举杨家刻意为之。若再进一步,便与惠贵妃并尊。曹氏虽出身平民,但到底是老娘娘为皇帝择选的一后二妃之一,相较于背景暧昧的太妃养女要高出不少,多年宠眷不衰,又有子女傍身才位至贵妃。要是被后来者居上,恐怕朝堂上那些最爱纠劾曹氏外戚不法事的老学究们也会为其鸣不平。

但在好事者眼中,这恰恰证明了皇帝决心去母留子,逼死元后,又意图以抚育长子为名,将杨氏捧上皇后宝座。日后杨氏若诞育嫡子,又可名正言顺另立储君。为嬖幸姬妾如此操弄国本大计,已到了为所欲为、枉顾祖宗成法的地步。后世若效此成例,长此以往必定国将不国。

王缙正是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才刻意拖延立后的步骤,让杨慧持止步于妃位。

“那明礼说,要赏赐些什么好?”王缙并不拆穿他的意图,而是抱着缠在自己身上的中人到书案前坐下,继续翻看起未批阅完的奏疏。

崔叙也伸长了脖颈去瞧,见是六部的拟任名单,大略扫看了一遍就没了兴致,倚回皇帝怀里撒娇:“依奴看,杨贤妃生性俭素,淡泊自如,倒不如封赏她的亲眷以兹勉励。”

“杨家世沐皇恩,景祐朝便已恩授其父正三品锦衣卫指挥同知,我还能再封赏些什么呢?”崔叙那点小心思再好猜不过,王缙持笔圈画,不动声色地抛回问题,抽空还侧过头落下一吻,两不耽误。

“杨贤妃的弟弟们还是白身啊。”崔叙努努嘴道。

王缙耐心解释说:“稚明不愿袭封父职,也不愿荫封为官,我已决意放他去两广监理边税。至于元丞,那还是个半大孩子呢……”

崔叙愣了愣才反应过来稚明是杨元昱的字。后话却没怎么留意,一心想着:岁月如流,竟连他也到了弱冠之年。

这话正巧提醒了王缙自己,也许是宗室指婚的习惯使然,也许是和崔叙拌嘴的兴头不减,他感慨道:“说来稚明还不曾说亲呢,待他去了两广那等蛮荒地界,便有三五年不好讨老婆了。”

“兴许他到了广州府,能为自己觅得番族良人呢?”崔叙果然上钩,摆明了要和皇帝对着干。将年纪轻轻的杨元昱调任两广,必定是寄予厚望,期望其能够在大夔边陲的羁縻之地推行新税制,广开市舶之利。如此看来,与当地首领结姻也是上上之选。

说起婚事,王缙与中人之间便有的是旧账可翻。皇帝装作顺口一提,心思昭然若揭:“明礼怎么不为杨家讨一门好亲事?这可比一两笔封赏实在。”

崔叙梗着脖子,不满道:“皇爷急什么,也不见您多为隆庆长公主的婚事上上心,反倒来插手杨家的事。”

王缙摊手道:“分明是她自己不想嫁人,前不久跑到鹤鸣观,说要出家陪她堂姐,险些闹得朝野皆知,还是太康长公主出面才平息下去 。”

崔叙惊得“啊”了声,慢慢泄了气:“皇爷竟也纵容她。”这倒是真的出乎崔叙的意料,他原以为照皇爷的脾性,必定会将她许给勋戚人家巩固政治联盟。

“我就这么一个妹妹,也是平日没有管束好的缘故。好在大夔早已不需要下嫁公主笼络勋旧。与其在公侯里千挑万选权衡利弊,倒不如像太康长公主那样下嫁民间,寻个称心如意的郎君……”王缙说着,悄悄回握住崔叙覆在心口的手,说得腻歪,“共度余生、白头偕老。”

----

小崔讨起赏越来越熟练了,无奈皇帝实在太抠门。

第336章 开明

“皇爷竟如此开明。”崔叙忍不住把心里话吐露了出来。

“我何时不开明了?”王缙笑问。

中人闻言把腰一扭,撑身坐起来,独独留个发髻松乱的后脑勺给人,嘴里嘟囔不休:“您待自己亲妹妹的婚事便不开明。”

“胆儿肥了不少,哪壶不开提哪壶。”王缙掐着崔叙的腰,却不告诉他旨意已下,过两日寿春县主便会抬入永城侯府中,而是转移矛盾道,“扶芳还待字闺中呢,当心我把她许给你。”

“不要,皇爷不准拿这事玩笑。”崔叙侧回身来警告他,“扶芳的婚事要听凭她自己的心意,谁都不许插手。”

“好吧——”王缙奸计得逞,把人揽进怀里柔言蜜语地哄个没完,翻来覆去都是懊恼的“我又惹明礼不快了”,却从不悔改。

崔叙并不会拿乔太久,他一面大方地开皇爷玩笑,一面小心地拿捏着分寸,给予对方足够的刺激与新鲜感,又不至于真的伤了面子。中人这方面的功力可谓是炉火纯青,而皇帝更是惯会给自己找台阶下。

“最近宫里倒是热闹得很。”王缙将票签压在镇纸下,又拿起另一份条陈来看,“一个个的都开始读列女传了。尤其女秀才们不读女四书,反倒为孝安皇后能否入本朝列女传争论不休。”

崔叙闻言一激灵,敏感得仿佛生怕皇帝看不出这背后是他的主意。他抿了抿嘴道:“……这也不尽然是坏事罢。”

作者感言

匿名np爱好者

匿名np爱好者

此作者暂时没有公告!

目录
目录
设置
阅读设置
弹幕
弹幕设置
手机
手机阅读
书架
加入书架
书页
返回书页
反馈
反馈
指南